106年度老屋新用計畫 X 舒喜巷講座
講座主題: 【大稻埕城隍廟前街-從傳統空間到異質空間】(第一場)
/ 時間:2018年5月9日(三) 14:45入場;15:00開講。
/ 地點: 舒喜巷 Suki Lane (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72巷15-1號1樓)
大稻埕城隍廟前街在19世紀中葉發展初期是一個靠近河岸的泥淖地,此時期以中街開始發展的幾戶民家平房,因為1853年艋舺發生「頂下郊拚」的分類械鬥事件,原來住在八甲庄(靠近現今萬華老松國小)事件中的部分同安族群,輾轉遷移到此地,同時期的淡水河艋舺段也因泥沙淤積,商船難以進入,於是大稻埕佔到了水文地理上的優勢,以林佑藻家族為首的商業或族親共盟集團,全力發展大稻埕港口貿易。
1859年霞海城隍建廟啟用後,1860年(清咸豐10年)因為「天津條約」簽訂,淡水正式開港,延伸至內陸河港口,臺北盆地物資也因為1861年條約正式生效後,得以出口與國際通商,於是以茶為業的「茶葉製造商」進駐了。1918年創設的「進春茶行」可以說是大稻埕最負盛名的茶業製造商之一,當時城隍廟前街的茶香味與撿茶工人穿梭令人懷想。
台北大稻埕霞海城隍廟祭典的人文風景也顯見於近百年來的城隍廟前街。1979年至1939年霞海城隍繞境是由爐主暨祭典委員及崇神會合辦;1918年香廈郊金同順結合了在地商行與仕紳組織的崇神會,將祭典委員任務組織化。其後太平洋戰爭爆發,又逢國民政府來台於1949年頒發了「全省實施戒嚴」,嚴禁聚眾集會,祭典活動逐漸式微。
一直到1954年由「臺北市民間遊藝協會」作為與警備總部之對口,以便申請祭典辦理,於是同年大稻埕在地成立「臺北大稻埕霞海城隍祭典委員會」(同稻江霞海城隍廟祭典委員會),時任台北市議會議長張祥傳擔任首任主委,地方仕紳張宗興為總幹事,後由城隍廟前街擔任里長之王雲青先生接任第二任總幹事。(參照《消逝的將藝:稻江霞海八將會》2014,鍾秀雋)
宗教祭典活動帶動傳統文化的保存,富盛名的稻江八大軒社的七爺、八爺為遶境亮點,軒社在神將班及北管團的傳授,走在大稻埕的小巷常可聽到樂聲繚繞;近代廟會興起「暗訪」,也由此街向全台傳佈,以在地傳統還願文化為脈絡的扮將組織化後,在城隍廟前街成立了「八將會」,是當時霞海城隍的駕前護衛,其後分支的「鯤溟八將團」成立「八將壇」,後來成立全台少見的「八將廟」(鯤溟八將廟);原為敬神的「藝閣」不只新潮,又兼具廣告宣傳效果。
在地商圈仕紳組織與城隍信仰和城隍祭典,因信仰帶動了大稻埕繁榮,也衍伸了在地巷弄空間,為放置祭祀、祭典的文物,而成專屬的倉庫。臺北大稻埕霞海城隍祭典委員會因故直至1995年結束,2000年後由霞海城隍廟祖廟擔當,近十年來結合公部門與在地仕紳舉辦之「台北霞海城隍文化節」活動慶祝,宗教遶境活動也改為三年一科舉辦。
1984年台北市政府工務局的都市計畫處制定了「迪化街特定專用區都市設計之研究-傳統市街風貌重建計畫」,將大稻埕的風貌保存了下來,大稻埕歷史街區經歷90年代的抗爭與建設,直到今日的風華再現,成功吸引許多藝術、創意人才來此創業,傳統商業、文化產業讓大稻埕變成了新、舊可窺見的地方,而且還在繼續繁衍新的模式。
城隍廟前街在這波創新潮流下,街上的空間也從過去的辦公倉儲空間,也慢慢地轉為特色小店。我們將在本講座活動中,透過在地耆老、新創店家訪談與文史資料的蒐集,希望描繪出過去「城隍廟前街」的人文空間樣貌,爬梳大稻埕從傳統空間到異質空間的過程,歡迎您來一起聆聽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