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島生誌】走過萬華集市 不走味的信仰人情-2

麵攤的味道不走味,老城信仰的堅定,
也成了麵攤女兒承繼的使命。(攝影: 黃飛霖)

老口味還在 一顆餛飩包裹家族信仰的餡

又是一個凌晨就出門工作的夜,艋舺西園路上的「藍居古早味餛飩麵」老闆娘高子君(以下簡稱子君),摸黑騎著機車來到果菜批發市場,市場人聲鼎沸,兩步併一步穿梭在攤位之間,每天主顧見面通常是一個眼神惺忪的笑笑眨阿眨,又或是三兩句主顧老友間的不廢話,雖然只相聚清晨一刻,歲月早已拉長至兩代情。

清晨穿梭在果菜批發市場之間,
主顧之間的交流在睡眼惺忪之間短暫交流,
每日接觸雖短,卻已有兩代情緣。 (攝影: 黃飛霖)

一把抓著店老闆遞來的蔥,另一攤已經包好的青菜馬上放在機車前,肉攤的絞肉早就在子君的事前吩咐迅速遞上。這一段採買路,曾經是子君的爸爸的工作日常,就在十年前開始父親生病常住醫院,母親也操勞成疾在家休息,還需照料大姊的慢性疾病,逐漸逐漸地,那個曾有自己夢想,想開一間好朋友們都能來的泡沫紅茶店的女孩一夕長大。

清晨15分鐘的早餐時間,
一杯熱美式咖啡沉澱工作情緒,
是高子君的儀式感。 (攝影: 黃飛霖)

「扛起家計」說不上自願,但也沒有不甘願,順服環境的改變,成了掌杓麵攤的店老闆,一個人不只當兩個人用,常常幻化三人分身,從採買貨料、開火煮湯與打理攤前內外,從不假手他人。體重常常掉到40公斤以下的她,這十年就這樣默默地,毫無怨言,像是看淡人生,也有種艋舺女兒勇往直前的頂真傻勁。

凌晨四點半的中央果菜市場,拍賣區跟行口區在喧囂紛沓之中,有著亂中有序的運作,買好所需的麵攤食材,迅速走出富民路上的市場熱區,左轉一個街角,來到一家台式傳統早餐店,子君對早餐店老闆娘說「一樣!」,不一會兒,一片蘿蔔糕、兩顆蛋,一杯熱美式咖啡端到桌上,這是市場人會知道的儀式感,一切不用言說,是時間累積下的默契。

住在附近的老主顧點了餐後,
像是自己家的麵店般,
幫忙高子君切菜。 (攝影: 黃飛霖)

神明聖誕逢喜,入冬慶豐收的清晨季節本該有涼意,天亮後已經有熱氣,下了好幾天的雨,終於迎來乾爽,這時,天空畫出了一道白,子君抓準時間很明白:「這個早餐時間屬於自己的,接下來就是要到麵攤準備,像是戰場時間,會忙到沒辦法吃東西。」

5:30回到艋舺西園路與貴陽街交叉口的麵攤店內,開店前一小時不能被打擾,每個環節都有家裡留下來的順序經驗,食材放入的時機不能有錯,大鍋煮的熱湯熬製了一個多小時剛滾起,額頭前的汗水已經冒了好幾滴,待到麵攤檯一應俱全,第一位客人就已經來到店前,吩咐要一碗麻醬麵與一碗餛飩湯,之後走到台前,順手地拿起菜刀開始幫忙子君切起青菜來。

「今日是十月二十,萬華迎青山王暗訪的頭一日,客人起一大早來青山宮拜拜,也會順便過來吃個麵,冰箱早在前幾天慢慢備料。每次到了大拜拜的日子,我就很開心,像是萬華自己的小過年般,很多出外的好朋友都會回來,一起約在麵攤相見。也有些客人看到我忙到打結,還會主動幫我切小菜、收碗筷去水槽洗、主動提醒我要收餐錢,他們吃了多少錢都算好了,說多少就多少,我也不會去懷疑,彼此相信吧。」

艋舺青山王祭典是老艋舺人的小過年,
透過在地族群的連結,
構成在地信仰圈。 (攝影: 黃飛霖)

處在「艋舺第一街」貴陽街上的艋舺青山宮,可以見證福建泉州府惠安縣居民,移居臺北艋舺、將原鄉之保護神分靈建廟的移民地方發展史;是在地信仰中心之一,也是在地族群心靈上安定的力量,青山宮曾在不同時代屢展神蹟,讓信眾有所感念,於是表現在每年的青山王聖誕慶典,祭祀科儀,特別是軒社子弟暗訪暨正日繞境,能讓人看見萬華人的虔誠之心。

子君的外曾祖父名叫陳憨牛,為在地子弟軒社「義安社」的創始團員,義安社始於西門市場肉販商之「四大金剛」所組成,陳憨牛先生赴福建福州恭塑萬華義安社謝大爺、范二爺,並迎請至台北,歷經數代發展,成了台北謝、范將軍中的經典樣貌之一。

艋舺青山宮子弟軒社「義安社」的謝范將軍是祭典一大亮點,
也是在地子弟傳承的典範軒社。(攝影: 黃飛霖)

子君猶記得:「我爸爸是義安社的神將腳,大鬧熱彼時,我爸會拿著工具去廟裡組裝神將,暗訪跟著出陣,工作也沒放著沒做,大概到晚上九點先回來休息,凌晨再騎著車子去備貨到麵攤,備好湯水後,我媽再到攤位開店。早上十一點後,我父親再去整理一下神將,跟著第二日在北萬華的暗訪出陣,下午兩三點母親收完攤位後,會跟小阿姨一起帶著在廟裡蓋好青山宮靈安尊王平安章印的「鹹光餅」,緊跟在青山王神轎後分發給沿路民眾保平安,那時的人們都很純樸,也樂於分享。」

蓋鹹光餅的傳統起於父母親對信仰的發願,
透過祭典對客人表達感謝之情,
子君承繼了這個家族傳統,
除了惜情也有懷念。 (攝影: 陳文偉)

「我現在每年在大拜拜時,都會買個幾斤,雖然體力與時間有限,無法像我媽當時那樣去發餅給大家,但大拜拜期間我在麵攤分給客人吃平安,應該也是種保存在地傳統吧,說到底,其實我自己對他們的信仰惜情,有著滿滿懷念。」

早上7:30,客人湧進了這個不起眼的小攤,有人點餐說要「加2倍」、「加3倍」,在旁的人乍聽之下,會聽不太懂,原來就是餛飩湯的餛飩要加量之意,目前最高紀錄是曾有男生加8倍,曾有女生加5倍。

家族叮嚀不能走味的餛飩湯,
包裹了惜情初心。 (攝影: 陳文偉)

原本在1985年左右,子君的母親在艋舺舊「愛國大戲院」騎樓下開米粉湯攤,後來因緣際會,1997年改到了貴陽街上賣起鍋貼與麵點,有一天早上,來了一位福州老先生教導製作餛飩餡的配方,經過一些改良後成了當今萬華早點必吃的餛飩。這一顆顆餛飩從第一代再傳到子君,都不假手她人,平均一天能出售的份數大約是80碗,一碗湯有8顆數量,每一天要花2至3小時包製640顆,這還不算在有客人事前預訂的生餛飩的數量。

「賣得越多就睡得越少,可能太累了就腰會受傷」她說。許多關心她的好朋友每天關注她的臉書發文,有次子君曾經累倒在家復健至少一個月的時間都不能開店,朋友急切地問她「為什麼不多請個人幫你包餛飩,要做得這樣辛苦呢?…」 而她每次的回答總有點無奈又很理直:「一天的數量其實不算多,多請人就沒有利潤,上一代傳下來的叮嚀就是配方要自己做,不能讓老客人吃走味。」

藍居古早味麵店用一顆餛飩包裹家族與信仰的餡,在歲月傳承下,難以用賺大錢的計算訴說生意經,在本篇報導記錄期間,三天萬華大拜拜的繞境日子觀察麵攤的完售時間破了過往紀錄,早上10:30餛飩即完售,而11:30麵也賣光光了。這間小小的艋舺老城麵攤,從沒生意到開店就賣光光,貴在真心疼惜在地,而父母在過世前一直叮嚀麵攤的老味道不能走味,連結到家族信仰,都是不能斷了情感與在地牽絆。


■藍居古早味餛飩麵

台北市萬華區西園路一段43號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島嶼文化共生協會

執行單位|舒喜巷

撰稿|黃飛霖

攝影|黃飛霖、陳文偉

特別感謝|艋舺義安社、藍居古早味餛飩麵、高子君女士、江仁才先生、林致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