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士林郭琇琮故居相遇│見證台灣「美好的世紀」

文/ 黃飛霖 ;插圖/陳文偉

遇見士林名醫郭琇琮家屋

士林大東路是台北士林夜市最熱鬧的裏街道,54號的郭琇琮故居,是一棟華麗的新式建築,共三層樓高,它曾是是日本時代彰化銀行板橋支局長郭坤木住家,同時也是其子,當時台北知名外科醫師及社會運動參與者郭琇琮的婚後住所。

郭家自日本時代開始即為士林媽祖廟慈諴宮的贊助人,於其家族回憶錄寫到每到農曆中元,無不樂捐米糧金錢普渡。郭琇琮在其父親郭坤木的善行影響,在其從醫期間也到偏鄉原住民部落義診,被後人稱為台灣的史懷哲。他也曾經帶著自己的老婆林至潔到台北江山樓出錢醫治娼妓性病,沒有望族少爺的高不可攀,以自身的社會實踐力,關懷社會低層。

郭琇琮在世的最後幾年,投入共產黨在台北的組織運動,參與過數次。許多人或許會認為郭琇琮加入「共產黨」為社會的反動犯,單從這一個事實面向而忽略了當時的社會氣氛,屬於狹隘的詮釋。試想一位在國民黨接收台灣前夕,還會在士林慈諴宮廣場和其胞弟以小提琴與手風琴共曲,教導在地鄉親唱「中華民國國歌」的人,居然短短五年間不到,成了反政府的台北領導人,那個時候的台灣社會肯定發生了無法可解的結。

1945年後的台灣正面臨通貨膨脹,而後的國共內戰,導致台灣糧食運往中國,台灣本土糧食短缺日益嚴重,台灣各地的農民反動與青年反動漸起,國民政府對台灣的管理策略,不採納當時的知識分子的建議與調和,採取高壓與相似殖民的強度,終於在1947227日晚上七點左右,於台北的天馬茶房外發生了「查緝私菸事件」,並於隔日的228日擴及台北,台北廣播電台的占領行動更把「台北有事」消息傳至全台,悶不住的壓力鍋隨即全台引發。

郭琇琮跨出這間屋子投入社會運動時,那是他生命最美好的33歲。

228事件之後左傾,在他生命最後一年參與了多場聯合運動與蘭陽地區、嘉義地區的組織運動。1950年的4月與其妻子林雪嬌於嘉義逮捕,1127日迎來人生的最後一夜,拘禁在現今西門町寶慶路上的憲兵隊建築內,隔日清晨(28)即被帶往馬場町槍決。

郭琇琮留給遺孀最後一張字條寫道:「請交代爸爸媽媽,把我的屍身用火燒了,灑在我所熱愛的這片土地上,也許可以對人們種空心菜有些幫助呢!請勇敢地生活下去。」

。平反名譽
2018105日,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三字第1075300110B號函文,正式撤銷受難者林慶雲君等1270人之刑事有罪判決暨其刑,其中安潔字第2204 號,有關郭琇琮共同意圖破壞國體,以非法之方法顛覆政府而著手實行之有罪判決暨其刑及沒收之宣告正式撤銷。


在舒喜巷遇見有夢想的人

舒喜巷的成立,緣於這間老屋的承租人,同時也是現今士林異國料理餐廳「食尚曼谷」的店長洪藝甄,在其對老屋藝文活動的熱忱,與提供老屋的寶貴資訊下,舒喜巷兩位共同主辦人黃飛霖與陳文偉開始翻閱網路、圖書館的文史資料,並在舉辦展演期間,巧遇在地長者熱心告知,像經歷一趟老屋探索之旅,實踏在地看見家鄉的故事,從中發現時代的感傷,圖求更多人知道「郭琇琮」的故事,與時隔65年後的現代年輕人共勉。

於是舒喜巷開始順出一個藝文展演的策略,那就是「讓大眾進入這個美麗的台北文化長屋,在三進空間發現士林傳統家屋的巧思,透過夢想職人的展演,猶如重回郭琇琮醫生的家宴,訴說新的美好世紀。」

舒喜巷在籌備3個月後,於2015314日用「小巷市集」的名義,號召「說自己夢想故事的職人」、「藝術家的表演實踐」、「社會企業的好事行動」開始展開老屋展演。


 
舒喜巷不定位自己只是市集單位,而是更有議題發動力的展演團隊,在執行5次的市集展演後,於20158月開始,我們開始走出老屋,遇見的是一個更美麗的慢城風景,透過士林在地導覽,並與林語堂故居的合作,創立「前山報」,意圖使大眾了解士林不只是商圈喧囂詮釋下的「士林夜市」,而是可靈視走入200百年前的「士林新街」與「士林舊街」的人文街巷。更延伸來說,或許我們也可在舊街小山「士林芝山岩」窺見5000年前的史前人如何開闢這片土地,如何慢慢走至士林的黃金年代。

一間老屋帶給一個青年團隊的影響是「人生除了有夢想,也需要更努力實踐」。這個力量來自於一個寧死不屈服的傻瓜郭琇琮,也可能是一個夢想開創者郭琇琮,更是屬於每個台灣年輕人的郭琇琮。
  



老屋初心 展演家宴

士林區大東路54號的「郭琇琮故居」是一棟三進的台北長屋,除了可看見中(閩南)、日、德建築裝飾的巧心,也訴說著大時代下一個望族之子的未盡夢想,在沉寂60年後再被翻閱。舒喜巷與郭琇琮故居自20153月合作,迄今20163月剛好滿一週年,「小巷市集」也將於319日與3月20日於此年度計畫劃下句點,將最後一次在此舉辦。

在這最後一次,舒喜巷將以「市集展演」、「光河講座」、「藝術展演」、「街巷導覽」,為您介紹郭琇琮故居的美好,也為這一年的圓滿緣分,誠意帶給您士林最有夢想的家宴。


【更多關於舒喜巷/士林郭琇琮故居資訊】
*關於士林郭家百年老屋:http://www.sukilane.com/2015/03/blog-post_12.html
*FB:https://www.facebook.com/sukilane.tw/
*聯絡信箱:sukilane.tw@gmail.com

(本內容圖文歡迎轉發與截取,敬請標明出處。)